供稿: 张佳慧 编辑:高翔
三尺讲台,三寸舌,三寸笔,三千桃李,他反复在教学实践中检验完善着教学理论;十年树木,十载风,十载雨,十万栋梁,他用胸怀和操守深深影响着一代代的理工学子。他是一位纯粹的师者,用一张薄薄的油印讲义,开启了三十余年教书生涯;他有最朴素的生活与最遥远的理想,在退休后仍旧坚守教育阵地,深入研究徐特立教育思想,编纂出版了《徐特立文存》、《在“当今一圣人”身边》、《人民之光,我党之荣》、《群众本位—教育之光》和《徐特立教育论语》等书籍,发表徐特立教育思想相关论文十余篇,依托生命去传承,成就了“研究徐特立第一人”的称号,他当之无愧,他就是北京理工大学退休教师——戴永增。
扎根理工,传承徐特立思想
戴永增老师1958年7月毕业于北京工业学院(北京理工大学前身)无线电工程系,同年留校任教,曾创办北京理工大学秦皇岛分校,并主持分校工作,于1994年9月退休,他是中国延安精神研究会会员、中国兵工学会会员。戴老师从事高等教育与研究工作五十余载,退休后仍然坚守教育阵地,为传承徐特立教育思想,扎根北理,深入研究。
戴老师用三十余年的教学实践,传承大爱育人的徐特立思想。戴永增老师在谈到刚刚拿起教案的那一年,眼眶里闪着细碎的光芒:“没想到,当时没想到这一生都献给了北理工,献给了教育。”刚刚走上讲台的戴老师,对课程内容本身不甚了解,在物资匮乏的年代北京理工大学又承担着国家军事科研任务,时间紧、任务重,如何把最正确最有效的知识、技能教给学生们,成为戴老师心中的一个大问号。那个假期,戴永增老师不敢有一丝懈怠,白天奔波学习,晚上总结整理,终于在开学前完成了厚厚的一沓教案,从理论到应用,事无巨细。在教学方法上,采用单元教学,戴老师带着学生手把手做实验,在实践中再把知识难点上升理论,从知、行、情上培养学生。
滴滴点点的教育教学实践,对当时的戴老师而言并未意识到融汇着徐特立教育思想,他却已经脚踏实地的成为了践行者。在教学条件落后情况下,戴老师用软的教学实力,弥补硬件的缺失,在三尺讲台上挥汗如雨,努力提升教学水平;在课程体系不完备的条件下,戴老师依托实验,和同学挑灯夜战在每一个实验器械前,一步一个脚印摸索前行,不断试错,用实践经验来填补课程知识的空缺。正是依靠戴老师敢拼敢试的教学方法,一代代桃李芬芳才十里飘香,我校李小平教授曾评价戴老师道:“不仅教给我们知识,而且教我们方法,终身受用。”
从教学生涯到研究历程,戴永增老师深深扎根于北京理工大学的教育教学土壤,毫无保留的发挥着自己的光和热,传承老院长徐特立的教育思想。
终身学习,深挖徐特立理念
戴永增老师退休后,心心念念教育事业,结合自身实践经验,开拓教育领域,深入研究当代著名教育家,我们的老校长徐特立先生的教育思想。二十余载间,戴老师通过出版专著,撰写文章等方式不遗余力的传承着徐特立教育思想。
戴老师回忆当时自己的思索道:“北理工的自己的教育不能断,徐特立老校长的教育思想不能断。”这便有了戴老师苦苦从校史馆找出布满灰尘的徐特立老院长三大箱手稿,这些手稿都是徐特立先生教育思想的精华之所在。一页一页,一字一句,耗时八年,戴老师披星戴月将手稿整理编纂成了《徐特立文存》。这部180余万字的心血之作,出版首发式在人民大会堂浩浩荡荡举行,原全国人大副委员长雷洁琼、现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院长兼理事会理事长许嘉璐和原中国发明家协会会长武衡等出席并讲话,高度评价了该文集的重大成就。
此后,戴永增老师又先后出版了被称为“堪称现代论语”的《徐特立教育论语》,第一次全面、系统的论述徐特立教育思想的《群众本位—教育之光》,以及《在“当今一圣人”身边》、《人民之光,我党之荣》(校内出版)等书籍,从多角度、多领域研究徐特立教育思想。戴永增老师更是应邀撰文十余篇;参加全国性教育研讨会八次,在多元文化交流、碰撞中传播徐特立教育思想。他于2005年被评为北京市党史研究先进工作者,同年被推选为中国延安精神研究会理事。
活到老,学到老,戴永增老师现在仍旧拼搏在徐特立教育思想研究一线上,在接受网易专访时,戴老师说到:“徐特立老先生教育思想对我国当代教育而言,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藏。”
心怀大爱,践行徐特立精神
心怀大爱,便是心中有家国天下,于戴老师便是有学生,有学校。
采访中,当我问道:中国要培养怎样的人才?时,戴老师说:要培养大师,大师者,乃具大爱大善大德大道之人也。大爱无疆,大善无限,大德无量,大道无名。得大道者,有大智慧,是谓古之圣贤,今之大师也。有大师尽修德育人之道,达致中和之大爱,则善莫大焉,党国幸甚,人民幸甚。
以人为本,群众本位。徐特立从事的教育事业,“要是西方的敖育家谁都会气馁的”(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正是由于他有大爱,才创立了独具中国特色的”群众本位”教育思想体系和教育、科研、经济“三位一体”的教育科学发展观。大爱育人,教育要中国化。戴老师曾在研讨会上表示:“徐特立是中国最杰出的教育家代表之一,正如片名所写那样,他一生奉献教育事业表现出的正是‘大爱育人’的精神,是我们中华教育延续千年之魂。”
延安时期徐持立就倡导:我们的教育应当强调革命性、创造性和科学性。由于他认为毛主席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了。他在贯彻民族化科学化大众化的教育方针时,进一步提出了中国化、地方化、乡土化的主张。在延安自然科学院以“抗战建国”为办学方针,五年间五百师生中有百佘人为抗战建国作出了突出贡献。有“五百师生百人贤”之说。其成才率是当今名校所不及的。这种教育中国化的经验应当吸取。因为它反映了教育是社会需求——人民群众需求的本质。所以我认为徐特立通过实践提出的群众本位的教育思想体系,为我们指出了一条教育中国化之路,它是附合实事求是这个马克思主义精髓的。
时光斗转,岁月星移,北理工双一流建设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才,要怎样培养人才,或许徐特立教育思想就能给我们解答。
注:徐特立(1877-1968年)湖南善化人,中国著名教育家、革命家,1940年创办延安自然科学院(北京理工大学前身)并担任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