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lt-bit 264570335

教师培训

当前位置: 首页» 教师培训» 明理讲坛

明理讲坛

北京理工大学CFD举办第90期教师发展活动:密西根大学教授Patricia M. King担任主讲嘉宾

发布日期: 2015-07-10

  供稿:翁逸琴  摄影:毋海晶  编辑:张波

  2014年4月4日,应北京理工大学教学促进与教师发展中心和教育研究院的邀请,密西根大学教育学院Patricia M. King教授在北京理工大学中心教学楼做了两场学术讲座。King教授毕业于麦卡莱斯特大学,在明尼苏达大学获得教育心理学博士学位,是密西根大学高等和大专教育研究中心教授。她的教学和研究方向主要是大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曾服务于美国大学教育学会(AACU),参与教育变革的协同研究。

  来自北京理工大学,国防科技大学,南京大学,中国石油大学等高校的80余名教师参加了这次教师发展活动。

  教学促进与教师发展中心主任庞海芍担任主持,并向兄弟高校的代表介绍了北京理工大学CFD的使命职能、组织架构、工作经验。

  上午9:00—11:30,King教授做了以《沃巴什全国通识教育研究:将通识教育与学生发展联系起来》为主题的讲座。讲座共分为四个部分,King教授首先分别介绍了博雅教育与通识教育的概念。然后,她介绍了沃巴什全国通识教育研究的研究目标和研究方法,King教授指出,这项研究是建立在为期4年、对美国315名大学生从大一到大四进行的跟踪调查访谈基础上的,取得了一些关于自我管理及其与大学经历之间联系的研究成果。研究发现,只有极少数的大学低年级学生和少部分高年级学生才具有一定的self-authorship能力。最后,她提出了这项研究对教育学的意义,即:我们应该鼓励学生多和外界交流自己的经历,并且更加深入地思考和衡量每一种不同的观点。教育工作者们应该想办法促进学生提出更复杂、多元化的观点,鼓励学生以不同的角度来思考问题。

  下午14:00的第二场讲座是以报告会和工作坊的形式进行的。King教授首先以《用人类发展的原理来提升教学水平》为主题,简短地介绍了影响学生学习的两大因素——学习经历和学生特点,并讲解了学生的发展以及学生认知的三个水平——初级、中级以及高级水平的表现形式以及教师针对不同水平学生应该采取的教育教学方法。King教授指出,学生所拥有的认知水平和学生所期待的教师的教学深度和教学方法具有一致性。而教师则应该充分考虑学生的特点和学习经历,制定符合学生实际情况的教学目标。

  讲座之后,所有参与者分成了6个小组,将King教授所介绍的理论与自己的教学实践相结合,围绕King教授提出的两个大问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即:“在某一个假定的教育环境中,你预备制定何种教学目标”和“你所制定的教学目标要求学生至少具备哪个层次的认知水平,你如何促进学生形成更高层的思维模式”。讨论后,大家进行了踊跃的发言。King教授不仅对发言者的论述和分享进行了点评,还为发言者准备了精致的小礼物以资鼓励参与。

  这样理论和应用相结合的讲座模式,让参与活动的教师们受益匪浅。在活动反馈问卷中,有不少写到:“这种与名师面对面的活动很好,希望坚持下去,让年轻的老师多参与这种活动。” 还有老师表示希望“教学促进与教师发展中心多多组织类似的活动”。King教授也表示,她对来听讲座的老师们高涨的参与热情与接受、思考及应用理论的能力印象很深,希望以后有机会能再次到北京理工大学做学术交流和讲座。

(审核:庞海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