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稿:郑程月 王伟 摄影:王如斌 编辑:朱亚祥
2018年4月22日上午,北京理工大学教师教学发展中心第246期活动暨“通识课程如何提质升级”主题研讨于中心教学楼234顺利举行,本次研讨会由北京理工大学教务处和教师教学发展中心联合主办。
为进一步加强我校教师对通识教育教与学的深层次学习与体悟,中心特邀复旦大学副研究员陆一与我校教师进行通识课程实践经验分享与主题研讨。我校教师及学生20余人参与了本次研讨活动。
本次研讨会由北京理工大学教师教学发展中心主任庞海芍主持。首先,庞主任向陆一老师介绍了本次活动的到场嘉宾,并对参会师生表示热烈欢迎。随后,陆一老师分别从美国、日本、台湾等地区以及复旦大学、北京大学与浙江大学的通识教育发展现状切入,指出了当今通识课程面临的实践问题以及全球大学通识教育的沉疴宿疾。陆一老师提出,新时代下我国通识课程改革已进入全面关注课程质量与学习效果的2.0阶段。当今举世共通的挑战是通识教育的目标如何通过课程落到实处,并为全面刷新提升本科课程质量提供可借鉴的有益经验。
接下来,陆一老师对2015年前国内外大学通识课程相关调查与研究的情况进行了概述,并提出在此前国内外大学通识课程设计与评价体系未能充分基于通识教育理念来测量切实的学习效果,无法提供确切教学改进建议并且所开发的针对通识教育效果的问卷工具也未能完满地构建出各种能力关系,并未有效呈现健全育人的思想框架。
为此,陆一老师详细介绍了复旦大学正在实施的基于第三方的“测量·诊断·支持”的测评模式,该模式采用基于学生学习成果评估的SLO(Student Learning Outcome Assessment)的调查方法,其中包含二级多维评价指标体系。随后,陆老师指出一级指标的三个维度分别是教学质量、学习投入与学习收获。二级指标主要涉及有效教学与通识特色这两个方面。陆一老师介绍基于该设计理念与方式,当前复旦大学通识课程设计共分为7个模块,52个基本课程单元,约200门通识课程,并且不断将课程模块结构化,力图减少开设课程的随意性,强加课程的逻辑性,全面聚焦于通识课程的教育教学效果。
在进行通识课程实施对比与课程设计理念的介绍中,陆老师提出了应构建“文质知行”的通识学习收获量表的框架,并向在场教师与学生共同分享了该框架下的六种通识效果测评指标实施细则。同时,陆老师指出复旦大学采用的基于SLO的测评工具所进行的通识目标体系设计的统计检验,可进行可视化的数据呈现、诊断与分析,对教务管理整体把控、授课教师自我诊断与通识课程质量的提升均具有良好的推动作用。
随后,陆一老师结合自己的教育教学经验以及对通识课程统计的可视化分析,总结出了通识课程教学规律的部分研究结论,并向在场教师进行了研究分享。陆一老师认为,首先,通识学习收获明显受到学生专业背景的影响。其次,通识类课程教学要特别注重学习目标的明确传达,提升学习意义感。再次,对学生的通识学习收获影响最大的教学因素主要涉及有效指导、兴趣激发、学业挑战和教师个人影响力这四项教学指标。然后,通识教学最有效的教学方式应为有组织的小班研讨。
最后,陆一老师强调应恰如其分地使用大规模数据来支持教学升级,构建其从“学生评教”到“课程体验”+“专业诊断”+“个性化可视化反馈”的通识课程教学模式,采取“教学+研究”的方法来不断加强通识师资的培养与通识课程质量的提高,同时也应积极支持并关注管理层与授课教师的成长发展。
围绕本次活动主题,参加本次活动的代表教师、学生与陆一老师进行了积极的交流与研讨。本次主题研讨得到了在场教师与学生的高度评价,教师纷纷表示此次研讨为提升通识课程设计与教学改进提供了启发,利于通识课程的提质升级。
(审核:庞海芍)